4月2日,乐视体育发布了“超级自行车”概念。
■阅读提示
5月13日下午,乐视体育正式宣布完成首轮融资,成立仅1年的该公司,以28亿元估值,融得资金8亿元,创造了中国体育产业首轮估值及融资额的双重纪录。
向乐视体育投资的,包括万达集团、阿里巴巴集团执行主席马云旗下的云峰基金以及万达集团董事王思聪旗下的普斯投资等机构。
当天上午,作为乐视体育的控股股东,乐视网市值达到了1600亿元,被业界称为历史性的一天。而两年前,当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曾豪言要打造一个市值千亿的公司时,还被认为是“痴人说梦”,因为其当年市值还差着十倍。
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乐视体育究竟靠什么吸引了那些业界大咖的信赖而斥以巨资,又靠什么迎来了自身的快速成长?以乐视体育为代表的视频内容提供商对于传统体育以及传媒产业又将带来哪些突破和颠覆?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董立龙
赛事转播权成“互联网+体育产业”领跑关键
“五月份五大联赛都要结束了,我们这些‘足球狗’怎么活?”球迷“破厂出了个梁球王”在微博上这样感慨。
“看乐视体育为你带来的美洲杯、女足世界杯!”前央视主持人刘建宏转发了这条微博,并为自己的新东家——乐视体育打起了广告。
2014年8月,作为央视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的刘建宏出任乐视体育首席内容官,彼时的乐视因为上市前的一笔财务投资所牵涉的政治风波,正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这让刘建宏的朋友们担心他选错了方向。
但就在上周,刘建宏却在一场投资交流会上表示:“我可以站在这儿很骄傲地跟大家说,乐视体育是现在全球拥有体育版权赛事资源最多的公司。”
刘建宏并不讳言,在赛事资源上,“全球最大的体育电视网ESPN不如我们多,我的老东家CCTV5不如我们多,我可以在这接受任何人的挑战,我绝对有这个信心。”
回首2014年,乐视体育引进赛事版权资源的报道接二连三:2月,成为“NBA中国官方互联网电视播出合作伙伴”;7月,与F1携手,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新媒体转播权持有商;8月,签下2014-2015赛季英超版权,成为大陆地区能够播出380场全部英超比赛的三家平台之一……
而今,该公司的版权拥有量已包括17类运动项目、121项比赛,可实现平均每年4000场的赛事直播。而且,他们还拥有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强大制播能力,能够实现足球、篮球、网球、高尔夫、马拉松等不同项目的制作播出。
近年来网络已成为居民文化消费的重要途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始了在影视、文学、音乐、动漫等多领域的布局。乐视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常以颠覆者形象出现,而今“颠覆潮”再度来袭,这一次选择的是体育。
乐视体育原本是乐视网体育频道,2014年,乐视围绕体育、音乐等垂直内容分别成立独立公司,进行生态化(垂直产业链)运作。
刘建宏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公司的成长对自己非常有说服力:“你看,从去年到现在,我们拿下了多少版权,干了多少事。亚洲杯赛事的点击量我们超越了新浪体育30%。”
作为一名曾在央视工作多年的资深主持人,他知道这些赛事版权意味着什么,也知道新平台给自己的空间有多大。而这些,恐怕也正是乐视体育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产业初步的突破和颠覆。
就此,万达投资首席风险官刘安也表示:“万达投资对乐视体育基于‘赛事运营+内容平台+智能化+增值服务’的体育生态模式非常看好,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确定了投资。相信乐视体育在未来一定会引领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发展。”
某网络电视机顶盒视频界面。乐视一度的做法是用超级电视和盒子来拉客户,而去年乐视盒子因故暂停销售,这对乐视的战略影响颇大。 资料片
首创体育产业垂直电商平台
布局内容产业,互联网企业越来越不甘于只充当平台的角色,而是想从布局上游内容生产上,进一步延伸生态产业链,巩固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乐视体育的发展,绝不仅仅准备做一个内容提供商,而是要打造“赛事运营+内容平台+智能化+增值服务”的四大业务板块。
按照自己的理念,乐视体育提出把“赛事运营”作为重要业务板块,并提出了“CP2C模式”,即全流程到达用户的策略。这意味着用户不仅是在赛事落地时参与,更是在赛事筹划初期,就在传播和“生成”的两个渠道上,全流程参与其中。
例如,在运营未来4年的国际冠军杯赛(ICC)时,乐视体育就将充分征求广大球迷的意见,询问他们希望哪支球队来到中国,并尽最大可能帮助球迷达成所愿。
乐视体育还将以“互联网+制造业+体育服务业”的方式推广“智能硬件”,不仅要使一些体育硬件产品呈现智能化、互联网化,还会从用户角度出发,提供与之相匹配的体育服务。4月2日,该公司发布了“超级自行车”概念,据悉,这一智能自行车将在8月正式发售。
拓展增值服务,也是乐视体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就是要为庞大用户提供除内容以外的服务项目,如体育彩票、体育培训、体育电商、体育票务和体育游戏等。
据分析,现阶段,体育彩票和体育游戏的互联网程度相对较高,但政策监管力度很严。体育电商则因为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度不高,还未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体育培训和体育票务的互联网化程度较低,业务模式尚不成熟。就此,乐视体育选择体育电商率先突破。
5月5日,乐视体育副总裁金航在京宣布,乐视体育将打造国内首个体育产业垂直电商平台,围绕四大业务板块提供产品组合。
他用四句话对这一电商平台未来的所有产品进行了概括:其一是体验实时赛场,包括线下的体育票务及线上的观赛券等产品;其二是征战第二赛场,指体育游戏、体育彩票竞猜等虚拟产品;其三是所见即所得,在观看比赛的同时可购买俱乐部授权的正版产品;最后是智能运动家,包括“超级自行车”在内的智能硬件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内容产业要靠新一代“粉丝经济”来带动。用户中最终有一些会变成粉丝,“粉丝经济”因此而生,除了显而易见的比赛门票收入、媒体转播权利金、广告收入,以及运动明星代言的商品之外,还有许多直接与间接的衍生品,可以让企业从中获取商机。
熊猫体育“粉丝经济”让营销行为变得不明显,让用户的消费行为变得更主动。来自互联网行业的投资者们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乐视体育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多路信号多路解说方式,提升收视体验
当互联网视频与电视碰撞时,得受众者得天下。受众,对于传统电视机构而言是观众;对乐视而言,却称其为用户,或者“乐迷”。
互联网大潮冲击之下,传统电视播出方式也受到了影响。电视传统播出方式下,线性播出、稍纵即逝的先天弱点,在网络视频的优势对比之下显得格外突出。甚至有业界人士断言,传统电视收视方式将于2030年消亡。
但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作为一家网络视频企业怎样把用户吸引到自己的圈子中来,这才是乐视等视频内容提供商需要思考的问题。
乐视一度的做法是用超级电视和盒子来拉客户,然而,2014年7月,乐视盒子因故暂停销售,这对乐视的战略影响颇大。
乐视瞄准了体育迷——过去,乐视网主体内容一直是影视、娱乐,体育内容所吸引的用户群与影视内容吸引的用户群高度互补。当乐视准备发布大屏智能电视时就开始思考,那些体育迷们在大屏幕上观看赛事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刚需。
根据乐视的计划,要通过内容使中国的体育迷们聚拢到乐视体育的平台上,在这个基础上,再让用户一点一点地进入到整个乐视平台体系中。
在乐视的价值观里,用户是所有一切的核心。公司的高管被要求实名开通微博,还得加V(认证),乐视掌门人贾跃亭就时常充当“首席客服”。
在内容播出方面,乐视体育通过6路信号、4路解说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多样选择,提升收视体验。
其中今年2月,在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之一美国“超级碗”比赛中,乐视体育曾以前方、演播室、粤语、英文原声等4路信号,通过电脑、PAD、手机、乐视TV·超级电视4种终端形式全程高清直播了本届比赛,使球迷们可以随心切换选择,创下了国内媒体“超级碗”转播的历史。
这种多路信号及多路解说模式,让一些传统媒体人觉得“略有夸张”。但在“乐迷”们看来,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体育频道“我说你看”的解说模式。比如,为F1车迷提供的车头、车手、数据、围场等6路直播信号以及中英文双语解说,为英超球迷提供普通话、粤语、英语、球迷等4路解说,都可以让用户进行充分的自由选择,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体验。